您的位置>>首页>>行业交流>>正文
人民网评: “北大保安”为何又再度刷屏?


日期:2017-05-18     次浏览     来源:管理员

高考在即,各校招生进入白热化状态。近日,一则20年来500多名北大保安考学深造的新闻,在朋友圈刷屏。

北大保安,这个称呼属于一支充满传奇色彩的保安队。

来自山西的张君成被媒体称为“北大保安读书第一人”,他1995年到北大做保安,1998年取得北大法律成人高考的专科文凭,如今已是一所中专副校长。2001年,高中没有毕业的清华十五食堂厨师张立勇因在满分670分的英语托福考试中获得630分而名动一时,被清华学生称为“馒头僧”。

是什么改变了他们?让他们成了不一样的保安?

有人说,是北大得天独厚的学习氛围。校园里的学生与保安差不多是同龄人,未名湖边,博雅塔下常有读书的学生,环境的浸润,或许成就了爱读书、爱考学的保安们。

什么样的保安,才会边工作边考学?现实生活中,面对严酷的生存压力,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学习?

文凭和职称,成为过往几十年来评价人才的最基本要素。承认与否,成人教育虽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,但近年来,因盲目扩张,教育质量已经出现下滑,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含金量。拿到这些证书的保安们,是否获得了更为广阔的人生空间,是否实现了更上一层的阶层流动,恐怕不尽然。

今天,社会人才观与价值观逐渐多元,既要学历,又要能力和品行的理念,正在形成共识;因材施教、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,正逐渐被更多人接受。在人们眼里,保安是最没有上升空间的职业,但“北大保安”给整个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:通过考学改变自己。一所优秀的学校,应为一切人提供向上、向善的动力,提供更开放、多元的资源,鼓励人们通过奋斗改变处境,提升自我。一所优秀的高校,应该在做好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,致力于改善社区环境,引领社会风尚。

在职教育,充分利用了劳动者的业余时间,以碎片化、低强度的方式,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,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相对系统的教育培训,辅之以丰富的工作履历、成熟的社会经验,对于提升整体劳动力素质,有着不可否定的意义。

“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,获得发展自身、奉献社会、造福人民的能力。”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教育。教育是人的现代化最核心的要素,保证教育公平,尤其是托起底部的公平,对促进社会公平意义更为深远。

如果全社会都能像北大那样,如果每个小环境都营造通过奋斗改变处境的氛围,就能唤醒更多人进取的渴望,这种渴望虽然发自个体,却能影响社会,集聚成积极活跃的、充满希望的时代力量。